最近,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复排的大型经典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在云峰剧场连演三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掀起了一阵海派文化热潮。这部诞生于1958年的经典之作,为何历经60多年的岁月洗礼,依然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成为海派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又是什么让老戏骨们的精彩演绎,吸引了无数观众走进剧场,笑中带泪,回味悠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爆款滑稽戏的台前幕后。
经典再现,重温海派弄堂烟火气
《七十二家房客》讲述了1949年初春,上海某弄堂石库门房子里“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故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房客们生活在狭小拥挤的空间里,面临着房荒、物价飞涨、恶势力欺压等诸多困境。然而,在困境中,房客们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相互帮助,共同对抗恶势力,展现了上海市民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浓厚的邻里情谊。
“擦皮鞋”“磨剪刀”“栀子花,白兰花”“鸡毛菜,小棠菜”……熟悉的叫卖声响起,将观众们瞬间带回了老上海的石库门弄堂。台上,逼真的石库门里弄、拥挤的亭子间、热闹的公用灶披间,加上独特的音效设计,让叫卖声、邻里闲聊声、孩子的嬉笑声环绕耳边,全方位还原了那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弄堂世界。台下,观众们沉浸其中,时而被剧中幽默诙谐的对白逗得捧腹大笑,时而为房客们的遭遇揪心,时而又被邻里间的互助互爱所感动,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弄堂里的一员。
老戏骨领衔,滑稽戏界“神仙打架”
此次《七十二家房客》的复排,堪称滑稽戏界的“神仙打架”。74岁的王汝刚、70岁的毛猛达、64岁的张小玲和75岁的沈荣海四位滑稽大师领衔主演,他们都是滑稽戏舞台上的常青树,有着深厚的表演功底和丰富的舞台经验。此次再度同台飙戏,他们凭借精湛的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将剧中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杨华生、笑嘻嘻、绿杨、张利音等老一辈艺术家的风采。
王汝刚饰演的流氓炳根,蛮横无理又不乏滑稽可笑,他将炳根的性格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戏;毛猛达饰演的警察“三六九”,贪婪狡猾,他的表演夸张而不失真实,把“三六九”的丑态展现得让人忍俊不禁;张小玲饰演的二房东,刁钻刻薄,她的表演生动形象,将二房东的泼辣劲儿表现得十分到位;沈荣海饰演的金医生,善良正直,他的表演沉稳大气,为剧中增添了一份温暖和正义。
中生代滑稽演员钱懿、陈靓、吴爱艺、潘前卫、曹雄等也在剧中有着精彩的表现,他们在传承前辈艺术精髓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风格和理解,为角色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有九零后的薛宽、沙宜菁、顾皓天等青年演员组成了朝气蓬勃的群演班底,在演出中认真学习,积累经验,为滑稽戏的未来发展储备力量。老中青三代演员共同演绎,让这部经典之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承与创新,老戏新唱韵味足
作为一部经典剧目,《七十二家房客》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此次复排,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贴近时代的元素和笑点,让剧情更接地气,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新生代演员们把网络热词编成滑稽独脚戏,用沪语 + 普通话混搭的“洋泾浜”台词,让观众直呼“原来滑稽戏这么潮!”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仅没有破坏原作的韵味,反而为其增添了一份新鲜感和时尚感。
此外,在舞台呈现上,此次复排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出更加逼真的场景和灯光效果,让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老上海弄堂的氛围。同时,在表演形式上,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如舞蹈、音乐等,丰富了舞台表现力,让观众在欣赏滑稽戏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一场视听盛宴。
《七十二家房客》的火爆演出,不仅证明了经典作品的强大生命力,也为上海滑稽戏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滑稽戏这一海派艺术形式,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相信在老戏骨们的坚守和新一代演员的努力下,滑稽戏这颗海派文化的璀璨明珠,将会在未来的舞台上继续绽放光彩,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感动。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爆款滑稽戏,不妨走进剧场,亲身感受一下它的独特魅力吧!
股票配资的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