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7月份的议息会议落下帷幕,结果没带来惊喜:利率没降!这已经是连续第五次会议维持利率在4.25%-4.50%的高位了。主席鲍威尔态度坚定,表示还没对9月是否降息做决定,一切得看数据。这把喊着要“大幅降息”的总统特朗普惹毛了,公开场合骂鲍威尔是“木头人”、“史上最差主席”。这两个强势人物的较量,可不仅仅是打嘴仗,它牵动着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神经。虽然鲍威尔现在死咬着不松口,但种种迹象表明,未来一年大幅降息,美联储恐怕是躲不掉了。
01 鲍威尔的坚持:数据为王,通胀未除
鲍威尔为啥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不降息?他的理由很清晰:通胀还没搞定。看看数据:美国核心通胀指标(PCE)在6月份爬到了2.5%,比预期的2.3%高。经济增速看着还行(二季度GDP增长3.0%),但内部需求其实疲软得很,增速是两年半来最慢。更头疼的是,失业率稳稳卡在4.1%,劳动力市场还有点过热苗头。这种局面下,鲍威尔不敢轻易放松,怕稍微一松手,通胀这头猛兽又抬头。
更让鲍威尔团队闹心的是自己内部的分歧。这次会议投票时,竟有两名理事(沃勒和鲍曼)公开唱反调,要求立刻降息25个基点。这种内部两人反对的情景,自1993年以来就没见过!这清楚显示出美联储内部对“继续抗通胀”还是“赶紧防经济下滑”吵翻了天,无形中也给了特朗普攻击鲍威尔的弹药。
02 特朗普的“降息令”:选票与债务的双重压力
特朗普急火攻心地要降息,甚至放话应该一口气降到1%,这背后是赤裸裸的政治账和经济账。
面对未来的中期选举,特朗普需要一个“欣欣向荣”的经济局面来拉票。降息能直接刺激市场,让股市涨、贷款便宜、消费起来,营造出一片繁荣景象给选民看。更重要的是,现在联邦政府债务已经堆成了37万亿美元的“大山”。利率每提高1%,政府每年就得多掏出近3600亿美元来还债的利息,这对财政预算是个巨大窟窿。降息能立刻缓解这个负担,省下的钱能用于他的其他计划。
但他似乎忽略了矛盾点。他一边要求美联储大幅降息刺激经济,一边又搞出关税战。这些关税政策直接推高了不少进口商品价格,又在客观上助长了通胀。这等于一边给美联储制造通胀麻烦,一边又怪美联储不赶紧降息。这逻辑上的冲突,暴露了特朗普更多是为了短期选票利益,而不是经济的长远健康。
03鲍威尔的“防守战”:制度堡垒VS.政治风暴
面对特朗普的步步紧逼(包括人身攻击),鲍威尔在做两件事:
第一,打“制度牌”。他反复强调,美联储的独立性是法律给的(根据《联邦储备法》),总统不能因为政策意见不合就炒主席鱿鱼,法律上规定得“因故罢免”,而单纯的货币政策分歧根本不构成理由。
第二,化被动为主动。当白宫有人拿美联储大楼翻修项目说事时,鲍威尔自己主动请缨邀请独立监察机构来审查,用透明性来抵御政治脏水。
鲍威尔在政策上也扛住了巨大压力:明确表示美联储只看就业和通胀这俩核心目标,不考虑帮政府降低巨额债务利息压力;面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影响,他选择用“需要观察”来拖延,不肯立刻用降息给贸易战“擦屁股”。
04 未来一年:降息已定,风险未除
尽管鲍威尔现在顶着压力不降,但专业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一年大幅降息几乎不可避免。原因也很实在:
经济在变冷: 支撑经济的消费动力正在变弱,制造业也连续几个月不太景气,这些信号越来越明显。
政治压力山大: 2026年鲍威尔自己的主席任期就结束了。如果那时候特朗普还在台上,肯定会提名一个更“听话”的人选,到时降息可能来得更猛更快。
其他国家先降: 欧洲央行已经扛不住压力降息了。如果美联储死撑着不跟,美元会变得太强,严重影响美国出口商的竞争力。
债务炸弹: 几十万亿的国债利息可不是开玩笑。高利率拖得越久,美国政府每年砸进去的钱就越多,财政风险就越大。
专家分析,一旦特朗普的那些关税政策全面落地,短期通胀可能再往上蹿,但同时就业市场很可能恶化。这种“小滞胀”苗头(经济增长乏力+通胀不低)会让美联储陷入困境,最后逼不得已,最快可能在9月或年底就开始降息了。降息幅度小了不行(压不住衰退担忧),幅度大了更不行(怕通胀失控),这个度非常难拿捏。
美联储这场独立性保卫战引发的动荡,已经开始伤害到美元作为世界老大货币的地位。各国看在眼里,担心在心里——万一美联储真成了总统的应声虫,那持有美元资产风险可就太大了。数据说明一切: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持续下滑,金砖国家加紧搞自己的结算系统,连中东产油国都在扩大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大家都在悄悄做“第二手准备”。金融巨头甚至模拟过最坏情况:如果鲍威尔真被特朗普搞下台,市场估计得崩。
05 一场注定没有赢家的对局
特朗普和鲍威尔,就像两个老司机顶着牛。一个代表“选民要啥我给啥”的民粹力量,一个代表“按规矩看数据”的专业主义。短期内,特朗普的猛烈炮火虽然没让利率立刻下降,却成功搅乱了市场预期,动摇了人们对美联储稳定性的信心;鲍威尔暂时守住了阵地,但付出的代价是美联储的专业形象和政治口水纠缠不清。
最关键的是,无论接下来降不降息、何时降息,美国经济都已经钻进了一个由特朗普挖的“陷阱”: 如果鲍威尔坚持不降息(或降得太慢),经济不好这口锅就会精准甩到他头上,正好给了特朗普“换人”、“改革”美联储的理由。如果鲍威尔最终顶不住压力被迫大手笔降息,那被特朗普关税政策推高的通胀很可能重新失控,最终导致经济停滞、物价飞涨的可怕局面。
也许就像金融媒体评价的那样:“当掌控印钞机的中央银行沦为政客的工具时,赌桌上最大的输家,往往是整个国家。” 特朗普和鲍威尔的这场较量,牵动的远不止是美国经济,也在深刻改写全球金融的版图。
7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不足200万元,行业繁荣下的“隐形人”频繁换手,牛市巨亏!建信中国制造2025基金经理孙晟:失位的舵手与模糊的罗盘
同泰基金的“万点论”很夸张吗? 总经理马俊生独家回应:锐气在5000点之后
]article_adlist-->
股票配资的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