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一间挺常见的超市里,五岁的安娜对着货架上的奶粉包装嚷嚷着:“妈妈,给我买这个!”那包装袋上,印着一串中国字,正是从中国运来的乳制品。
三年以前,这个地方还堆着荷兰奶粉,现在整个货架上,你基本见不到任何西方牌子的踪影了。
贸易数据下的历史转折
在2024年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普京当着全球各路媒体公开说,中俄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2400亿美元,中国一连15年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最让人瞩目的还属钱的流动现状——现在中俄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有98%都不用美元,基本上都是直接用卢布和人民币结账。
西方品牌一走,俄罗斯市场的空当立马被中国的汽车、家电和电子产品给补上了,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机电产品份额,从45.6%一下子涨到了59.3%。
能源这条命脉的方向变化格外惹人注意。
俄罗斯已经成了中国的第三大液化天然气来源,光是2024年5月,运来的天然气比上个月多出了50%。那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增加供气的项目还在不断往前走,就连哈萨克斯坦石油过境中国的计划,现在也在抓紧推进。
一根根穿越西伯利亚的管道和铁轨,已经把俄罗斯的经济命根子紧紧拴在了东方的市场上。
贸易结构上的大变化早就超过了单单数字上的增减。
吉林大学的李梦龙说,两国的产业互补,不仅推动了经济,一定程度上也让俄罗斯的老百姓能买到更多种类、更高质量的好货。
原先代表着西方生活方式的汽车,现在已经被中国品牌霸占——2023年,中国车在俄罗斯的销量翻了三倍,走在街上,三辆新车里头,就有一辆是中国造的。
美国施压与中俄反制
中俄关系日益亲密这事,华盛顿那边的反应,说实话,挺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嘴上表示担忧,另外一方面各类动作也是频频,显得有点进退两难的意思。
2024年4月,美国又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官对媒体放出消息,说中国的一些公司在给俄罗斯送“军民两用产品”。
过了两个月,拜登在G7峰会的记者会上直接说:“中国给的是造武器的本事,这其实就是在帮俄罗斯打仗。”
中国的回应直接戳中了美方的要害。
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刘鹏宇正儿八经地表示,中俄之间的正常经贸往来,做得堂堂正正,完全遵循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中国一向保持原则立场,不给任何一方交战国提供武器,各类两用物项出口也都有着严密的管理措施。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那叫一个直接:“到底是谁在号召大家坐下来谈,推动和平?又是谁在那边煽风点火,还巴不得局势继续恶化?美方把别人的危机当成自家制裁打压别人的好机会,这种小心思,虚伪得不能再明显了!”
俄罗斯的决定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普京在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里提到,对中国的合作“已经达到历史顶峰,并且没有上限”。
这份坚定的战略态度也是吃过苦头才有的——俄罗斯当年想要走进西方圈子,结果五轮北约东扩步步紧逼,连家门口都不放过。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这话说得很直接:“西方把所有路都堵死了,咱东方这边大门可敞着呢。”
文化融合的毛细血管
2025年,在莫斯科西北郊那边的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校,书法课上,小朋友们拿着毛笔写着“福”字。AI汉语教室里,阿尔法机器狗“小白”一亮相,班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纷纷和它打招呼:“你好!”
校长吴昊望着眼前的场景不禁感叹:“我们把世代友好的种子,已经悄悄埋进孩子们心里啦。”
语言就像文明的密码一样。
普京说起自家外孙女会说中文,这其实只是2.5万俄罗斯留学生来中国的一个缩影。最近几年,俄国那边学中文的劲头一下子上来了,想找个汉语老师都难,成了特别吃香的职业。
2024-2025“中俄文化年”这段时间里,像深圳的舞剧《咏春》在莫斯科大剧院几乎场场爆满,一票都不好买,还有万里茶道非遗展演里头的山西面艺,观众也是瞅得津津有味。文化这种东西,比商品流转起来更有分量、更能触动人心。
侨胞就像一座活生生的桥,把不同文化串联起来,成了文明交流的纽带。
俄罗斯《龙报》社长李双杰带着团队,专门采访了多位二战老兵,还筹备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专刊。谈起这个经历,她忍不住说:“中俄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真的是让两国关系一直都往前走。”
圣彼得堡有一对中俄夫妻乔翔鹏和齐缘,靠着万里茶道这个桥梁,一年能搞二十来场文化交流。他们搞的“万里茶道上的中华书法艺术展”,让俄语里那个源自中文的“茶”字,实现了穿越三个世纪的回家梦。
从“暂时替代”到“不可逆转”
有些西方分析师曾说中国在俄罗斯眼里只算个“备选”。
现实却让这种自大的说法站不住脚——2024年,哈尔滨借助中东铁路的百年记忆打造了中俄文化新地标,莫斯科和北京还拉开了两地友城30周年纪念活动的帷幕。
当10.58万中国游客占据了俄国外来游客的四分之一,俄罗斯有六个联邦区的头号贸易伙伴还是中国,这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早就融进大家的日子里啦。
技术上的携手合作,更像是把目光投向了后头的日子。
普京在圣彼得堡论坛发言时,特地夸了中国人工智能,说人家能用十分之一的花费,干出十倍的成效,还让自家政府加把劲儿,跟中国多掰扯掰扯技术研发这块的事儿。
两边打算在航天、飞机制造、生物安全等这些关键领域更进一步合作。现在中俄北极航道项目已经动起来了,大家伙儿一起搭手搞“冰上丝绸之路”。
投资规划也是奔着长远去的。
中俄政府间投资合作委员会已经确定了80多个项目,总金额大约2000亿美元。现在,两国正在探讨投资协议的优化,还打算在双边结算时用上双方央行的电子平台。
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周立群表示:“未来三到五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额能涨到3000亿美元。”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教室里,齐缘在给学生讲解杜甫诗句的翻译。窗户外头,一列载满中国品牌汽车的火车正朝着莫斯科奔去。那些曾经用来卖西方奢侈品的商场,如今华为旗舰店门口竟然排起了长龙。
股票配资的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