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张桂梅老师是老师、是校长,也是妈妈。她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亮了我心中的信念之光,让我知道,‘走出大山’从来不是为了远离,而是为了帮家乡的人开辟一条道路,实现一代代的托举。”上海海洋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马天宇来自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很快,这个来自大山的姑娘又将奔赴大山,用奉献为青春书写新的篇章。2025年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仪式今天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行,包含小马在内的400名大学生志愿者将前往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祖国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与此同时,来自本市12所高校145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也将前往中西部各教学点位开展为期1年的教学服务工作。
上海海洋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马天宇来自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
据悉,上海西部计划项目自2003年起开展至今,已累计选派6035名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赴西部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今年3月,上海启动2025年西部计划工作。来自本市55所高校的2200余名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踊跃报名参加。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谢鑫将挑起学校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的职责。谢鑫表示,自己会带领支教队员“用眼睛去发现西部大地的坚韧与希望,用耳朵去倾听乡亲们最真实的心声,用内心去感应时代跳动的脉搏。用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上海科技大学的顾倩是一名生物学专业的博士生党员,她渴望将实验室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延伸到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也期待能够深耕基层一线,破解基层民生的“真问题”,在不同赛道书写同样精彩的青春故事。
来自上海商学院的2025届本科毕业生黄星宇,是一名在西藏林芝服役两年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此次将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再次回到西藏,立志在这片“缺氧不缺精神”的土地上继续奉献青春,“做一颗种子,做一座桥梁,做一盏明灯。”
为了助力志愿者成长与发展,上海今年启动“申情西望”心理支持服务计划,依托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为志愿者们开展线上团队辅导与咨询。一项职业生涯陪伴计划将联动部分上海高校西部计划项目办,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职业规划发展课程,帮助志愿者更好分析自身优势特点,选择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今年,西部计划上海市项目办还将依托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四所高校,创新探索建立集中服务派遣模式,组建相对整建制的团队参与西部计划。四所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团队拟投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喀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草湖项目区)等服务地,有针对性地围绕当地重点需求产业开展调研和对接,发掘、孵化或带动相关项目发展。四所学校将集中本校产学研资源,在后方为团队提供系统性助力和持续性指导。
股票配资的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