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未央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展开剩余76%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
李凭是大名鼎鼎的梨园艺人,诗人杨巨源曾经写有《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赞叹李凭弹箜篌之技艺高超、动人心魄。
诗人李贺则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更加形象地描绘了李凭弹奏带给人们的力的震撼和美的体验。全诗描写了深秋的一天,在长安,李凭将要演奏箜篌。李凭拿出用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所制造的箜篌,调好琴弦,开始演奏。音乐刚刚响起的时候,便爆出最强音,非常高亢激昂,排山倒海,呼啸澎湃,直上云霄。天上悠悠的流云似乎也为之震撼,听到这样美妙的声音,人们凝集在一起聚精会神地欣赏,不再四处闲游。过了一会,旋律变得悠扬婉转,似乎是悲痛欲绝的湘妃在岸边抚竹恸哭,她的泪水婆娑而下,滴滴答答地落在湘竹之上,竹子上尽是斑点。素女不堪承受湘妃的悲泣,心中填满了凄苦之情,她开始拨弄弦丝,乐声如泣如诉,缓缓诉说着这个悲伤的故事。
琴声悠扬低徊之中,音乐又突然明朗起来,如昆仑山的美玉相撞击,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又如凤凰鸣叫,嘹亮优雅。音乐欢快起来,人们似乎可以看见晶莹透亮的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相互碰撞,那就是李凭的音阶在跳动;人们似乎也可以感受到,幽美的兰花在风中摇曳,笑语盈盈,散发出阵阵幽香,那就是李凭的箜篌声在扩散。寂寞的秋光寒色,也渐渐为这欢快明朗的音乐所融化,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都沉浸在温馨的氛围之中。
不知不觉,音乐进入了高潮。二十三弦一起响了起来,铺天盖地,扑面而来,如阵雷齐鸣,如电光闪耀,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甚至连天上神仙的心弦也被打动了。这惊心动魄的乐曲声,好像震开了女娲炼石所补的天幕,逗弄得秋雨滂沱而下,无休无止。这美妙的音乐,仿佛令天地万物都恍惚起来,湖中的老鱼竟然在碧波中兴奋地跳起舞来,深潭中枯瘦的蛟龙也忍不住随着节拍摇头晃脑,月亮中的吴刚为音乐声所吸引,久久徘徊在桂花树下,好动的玉兔也安静下来,伫立聆听,忘了寒露侵蚀。这音乐令人间的听众都如痴如醉,人们仿佛被带入了梦境。梦见李凭正在向神女传授他高超的技艺,鱼随着音乐声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本咏箜篌耳,忽然说到女娲、神妪,惊天入目,变眩百怪,不可方物,直是鬼神于文”(《唐诗快》卷一)。它被认为是描写音乐的名篇:“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方世举语)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配资的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