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洲媒体的报道,特朗普去年胜选的时候欧盟就已经“慌了”,提前另谋出路。因为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毫不掩饰对欧盟等多个国家的敌意,让他们付出代价。所以作为“备选方案”之一,去年12月,欧盟与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四个南共市创始成员国结束20多年的谈判,宣布“准签署”南共市-欧盟自由贸易协定。欧洲和南美洲互相都有需求,欧盟需要南美原料的农产品、矿业资源和能源,南美洲则需要进口欧洲的科技产品和工业品等等。
不过这份协议能不能签,当时各方认为“希望不大”。因为协议一直谈不拢,说白了就是欧盟总想“占便宜”,认为南共市场是供应链低端国家,所以提出了很多保护条款。南美洲各国对于这些条款自然是很不满意,认为是“不平等协议”,所以双方就一直拉锯;即便是准备签署,最后很大可能也会因为具体细节拖延。直到今年特朗普上台,然后对欧洲“极限施压”之后,情况已经变了。报道提到欧盟现在进行了很大的让步,也不再坚持他们的条件了。
根据多方媒体的报道,欧盟将于当地时间9月3日正式发布与南方共同市场(南共市)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最终文本,同时还将升级其与墨西哥现有的贸易协议内容,也就是说协议的签署已经没有太大障碍,欧盟终于迈出了这一步。美国民主党对此非常不满,认为特朗普把欧洲“逼”得下定决心——一旦欧洲从南美洲进口农产品、资源和能源的话,美国这么大的出口市场该怎么办?显然这是将美经济往坑里带。
他们认为,最近几个月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发明显。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优先”政策将关税作为经济施压工具,对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 ,严重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尽管拜登政府上台后,在贸易政策上有一定调整,但整体上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高企。欧盟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深受其政策波动影响。美国市场的不稳定,使得欧盟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市场潜藏巨大风险,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实现贸易伙伴多元化 ,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还有一点是,美国长期将拉美视为自家“后院”,在该地区拥有传统影响力。然而,近年来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有所下滑,为欧盟提供了战略扩展空间。欧盟加强与南共市合作,是对美国地缘政治影响力的一种制衡。通过自贸协定,欧盟可以在拉美地区加强政治、经济联系,巩固自身地位,减少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对欧盟的战略牵制,维护自身政策独立性 。国贸易保护主义使得这些国家对美出口受阻,而南共市国家市场潜力大,且对欧盟的工业制成品需求旺盛 。自贸协定的达成,有助于这些国家扩大出口,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才是真的。
股票配资的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