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刷到个房东“提灯验房”的事儿,我立马想起朋友小琳的血泪教训——她去年租顶楼房子,房东晚上带她去看,强光手电一照,屋子亮得跟展厅似的,她觉得“采光不错”“挺凉快”,当场就签了合同。结果搬进去第一天就傻了:白天拉着窗帘都比晚上开灯暗,大夏天跟蒸桑拿似的,空调开20度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她蹲在客厅擦汗时,才反应过来“晚上看房”是房东的“小把戏”——避开了采光差和闷热的硬伤。
这事儿给我敲了个警钟:租房不是“看一眼就行”,细节没搞清楚,住进去全是糟心事儿。比如水电费、物业费这些“隐形费用”,我同事阿杰就栽过——房东说“杂费没几个钱”,结果月底账单发来,物业费、网费、燃气费全算他头上,加起来比房租还多两百。你说早问清楚“哪些费用我出”“哪些是房东包”,至于吃这哑巴亏吗?
还有墙面打眼、换门锁这种“小事”,别觉得“反正不是自己家”就无所谓。我邻居小张租房子时,想装个书架打了两个眼,退房时房东指着墙说“破坏装修”,要扣500押金。小张跟他掰扯:“合同里没说不能打眼啊?”房东翻个白眼:“我房子我做主!”最后闹到派出所才解决——要是提前问清楚“正常使用的破损能不能接受”,至于费这劲吗?
养宠物的朋友更得注意!
我家楼下的姑娘,租房子时没问能不能养猫,结果猫抓了沙发腿,房东要她赔全新沙发,不然不退押金。
姑娘哭着说:“我给沙发套了罩子啊!”房东说:“那也不行,我这是新沙发!”还有转租的事儿,万一你换工作要走,能不能转?
提前不说,到时候要么违约扣钱,要么房子空着自己贴房租,多糟心?
老小区的水电问题真的能逼疯人!
我之前租过一套20年的老房子,电闸天天跳闸,吹个电吹风都得拔冰箱插头;水压小得跟涓涓细流似的,夏天想冲个凉,得等10分钟才出热水。
我跟房东说“修修吧”,他说:“老房子都这样,凑合用吧。”结果我住了一个月就跑了——这种“小问题”,天天折磨人,比住破旅馆还难受。
家具电器一定要挨个试!
我闺蜜租房子时,冰箱看着挺新,结果搬进去才发现冷冻层不制冷,放的肉全臭了;洗衣机脱水时跟地震似的,能把阳台的花盆震下来。
更绝的是,退房时房东说“冰箱是你用坏的”,要她赔——闺蜜急得直哭:“我搬进去时就没试啊!”你说早拍个视频留证据,至于百口莫辩吗?
周边环境别只看“有没有地铁”!
我同事租的房子,楼下是夜市,凌晨三点还有人喝酒划拳,她每天戴着耳塞睡觉,耳朵都压得疼;还有个朋友租的房子旁边是工地,天天打桩,震得杯子里的水都晃,她住了半个月,耳鸣得厉害——短期住还行,长期住下去,身体都要搞垮了吧?
最要命的是“甲醛房”!我高中同学租过一套刚装修的房子,闻着有点刺鼻,房东说“通风了一个月,绝对安全”。结果她住了半个月,天天头疼恶心,去医院查说是甲醛超标。她找房东退钱,房东说:“我又没逼你住!”最后她花了三千块治头疼,房租还没要回来——为了省几百块房租,把身体搞垮,值吗?
还有啊,千万别头脑发热下定!
我自己就犯过这错——加班到九点,看房子觉得“挺干净”“离公司近”,当场交了两千定金。结果第二天白天一看,墙面全是裂缝,窗户漏风,厨房的水管还滴水。我跟房东说“不想租了”,他说:“定金不退,合同写了的!”我站在楼下骂自己:“怎么就不能等白天再看一眼?”
其实租房这事儿,说到底就是“细节决定活法”——你提前多问一句“白天采光怎么样”,多试一下“冰箱冷不冷”,多查一下“周边有没有噪音”,就能少踩一个坑。毕竟租的是房子,住的是日子,总不能让“细节”毁了自己的生活吧?
你说是不是?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租房踩过这些坑?
评论区聊聊,让大家避避坑!
股票配资的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